造葬深與淺
葬者放置骨骸之太極中心,葬深葬淺如何定:
來龍之脈深者:則宜葬深,而不宜淺葬,淺葬則地氣由下而過以致未能乘氣(即受地氣)徒勞無功。
來龍之脈淺者:則宜淺葬,不宜深葬,深葬則地氣由上而過骨骸未能乘氣。又恐犯水浸蝕,以致骨骸腐化。
葬深淺百分之九十是看來龍而論定。向與葬深淺無關係。與地平線而論蓋土不宜過四以上為原則。
[
]深或淺,要看形勢,形勢闊人而厚實者宜深葬,形勢狹隘而淺薄者宜淺葬,或堆山或深埋,總在地上分明也,要之葬深發得遲,葬淺發得速,故平洋大概多淺穴耳,然亦不可盡拘。
葬乘生氣 脈認來龍
葬:埋於地用土蓋之為葬。
:即坐不可斜不可偏,須中正受止氣。
生氣:所謂天地之陰陽,兩氣剛柔之中和,所產生之氣,地之氣由來龍列入,由脈轉送至穴場而存蓄。天之氣由上而下,由八方而入,照於山,照於水,反射入穴或以碑面收之,求於兩氣之會合,用羅經定十字天心,收入陰陽之旺氣,其理可造陰宅及陽宅。
脈認來龍
脈是從穴之後方來,因此對脈之後,必須從後接之。而來脈是送來生氣的交通工具。脈乃入首(入穴)之山,千里來龍,只看到頭一節;觀龍脈行度,先看來龍過峽(剝換才過峽),過峽後才起穴後之星頂,怎樣才知龍脈是否地峽(束咽)呢,單看有迎送就可以,因為有迎送護持,才可以峽。認清來龍之勢,看怎樣落脈,注重主星如何送生氣入穴,有順來正入、有斜來入穴、有橫來入穴等,要看其形勢及急緩來決定葬法,用骨骸擺的坐向來決定收氣之法。
何龍入首是可從土色判定,例:從過峽入首處看土的顏色判定何來龍(納甲同論)。
乾來龍:穴土必黃。
巽來龍:穴土必黃。
兌來龍:穴土必白。
坎來龍:穴土必黑白。
離來龍:穴土必黑。
艮來龍:穴土必青。
震來龍:穴土必紅。
坤來龍:穴土必青黃。
龍上認星辰,從星辰上看龍脈,節節裁換節節生,有行有閃龍生旺,有迎有送脈最良。
旺龍閃走剝換水曲流吉,到頭轉首結穴反有力。
辭樓下殿龍最強,氣脈穿帳中正出,迎送剝換出洋線,外有山水護元辰,五侯將相此中藏。
另有正統理氣,若脈出穿帳,因脈路深入(厚)故不必護。
脈落平洋,因平洋之氣一片平坦,不畏風吹雨侵亦不須護。
蛛絲馬跡認來去
《入地眼》一書中看到這樣一首詩:
莫道高山方知龍,卻來平地失真跡。平地龍從高頂發,高起星峰低落脈。高山既認好星峰,平地兩旁尋水勢。兩旁水界是真龍,水纏即是山纏理。霜降水涸龍不現。春夏水高龍背見。此是平洋看龍法,過處如絲或如線。必須形跡明顯落,茫渺無憑終不信。高水一過即為山,低水一寸水迴環。只為時師眼力淺,便雲此處好峰巒。誰知高山落平裡,退卸越多越有力。祖宗父母數程遙,灰線單蛇尋脈脊。隱隱隆隆須細認,蛛絲馬跡要分明。如發如珠是真峽,一斷一續莫離蹤。平洋一突更力奇,活動尤需求束氣。忽然入穴口鉗開,兩水夾護是真蹤。
穴總三停 山分八卦
穴分天地三停。山分八卦方位穴總三停。山分八卦。穴:生氣止聚凝結之處,亦如入之穴位。三停:即天地人(上、中、下三停),龍脈以剝換為貴,一路由祖宗山剝換至穴星,其勢有急緩旺衰之分,氣速則要三停來緩和,目的在化氣,龍旺(主星高大如人)則要三停來化氣。八卦指乾坎艮震巽 ​​離坤兌後天八卦,一卦管三山,八卦共二十四山,卦位用來定陰陽五行、生洩剋制之用,用以趨吉避凶。三停止生氣處穴法分述如下:入首星頂聳立如人,氣浮於上,為葬天穴。入首星頂仰如入睡,氣在下,為地穴,入首星頂身屈手抱如跌坐地上,氣藏於中,為入穴。如果氣旺,三停皆有穴,要選其穴之可乘生氣者葬之。氣旺,主星大,三停如果都可用,則選上停落葬者,易發貴;中停落葬,發富貴,發提較慢;下停近不則發富較快。
存乎人者,莫良於眸子,味於理者,執造於玄微。
惟陰陽順逆之難明,抑鬼神情狀之莫察。
陰者:為生、為柔、為暗、為細、為化為靜、為逆,或以兩物,或以前後分陰陽。
陽者:為成、為剛、為光、為粗、為結、為動、為順。
布八方之八卦,審四勢之四維。有去有來,有動有靜。
一、布:例也。布例在東西南北之四正卦及四維卦,定要前審詳究其前後左右之大勢,觀八卦八方之卦氣,斷陰陽五行之生剋。
〈四正卦即為震兌坎離四正卦與四維乾坤巽艮〉
二、前案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,是明堂之四勢,四正,是偏。水之來去,形勢雖言四勢,亦要究八方之卦氣。前後左右高低起伏,砂峰秀麗嫵媚,飽滿豐潤,還是破碎醜惡。朝我向我,或背我離我,或視其五行之形象等等。

註:玄武垂頭,朱雀翔舞,青龍蜿蜒,白虎馴服。照《葬書》是後山「玄武」的山脈,須「疊嶂層層獻奇於後」;前面「朱雀」要「群峰矗矗呈秀其前」,來做作為案山、朝山,但山勢也不可過高。左龍右虎要「龍虎抱衛、砂水翕聚」,即左右二邊通常為山陵餘脈的延伸,且剛好圍繞於陰宅前,作出保衛狀,好像人左右雙臂交環抱一樣,所以葬書稱:「龍虎,要如叉臂謂之環抱!」。
但注意,陰宅四大局中的「左青龍右白虎」,在狹隘的定義中,二者皆為山丘餘脈,專業用語稱作「砂」,此點和陽宅略有不同,而且右邊白虎的餘脈(砂),須要低伏一點(白虎馴服),儘量不要比左邊的青龍砂高,才可。
也就是說:「青龍須高大狀麗,白虎要低頭降伏」,這些和《雪心賦》記載:「虎砂低伏、龍砂蟠繞」的意義,是相同的。
《葬書》總稱此形勢,為: 勢止(白虎低平),形昂(青龍高起),前澗(朱雀地闊,有溪水繞過),後岡(玄武有高山作為屏障)。
三、山之高低起伏,形勢之變化,堂局之情況變化,謂之有動有靜。
玄武垂頭:來脈有正來、斜來、側來、橫來多種。不管是何稱來脈,落脈結穴定要緩緩,而下不陡瀉,才不致翻棺,金斗歪斜,主家不平安。
朱雀翔舞:〈一〉近者為案,案不宜高高則有壓迫感、太近亦不利。不可低,低者元神洩。以碑前視以齊上看15度左右最吉。
〈二〉朝:案外之山為朝,朝山宜高不宜低,層次越多越吉,但要層層高出照穴碑。
楊公云:「惟有朝山真有情,稱相公侯立可斷」。所以說概既有生成之龍穴,必有自然之朝應。若有龍穴而無特秀之朝案,乃是虛花假穴,決非真穴。縱有十分融結亦福力小。
又云:有案須端正,無山要水朝,有山向水。無山要向水。故有真龍無案朝,只看諸水聚其間。
註:風水學論---朝山風水學論---朝山。朝山:又名"朝砂""外陽"。指在前方與穴山遙相對應,作朝揖之狀的山。古人云:夫朝山者,朝對之山也。登穴而望,端然特立,異於眾山,天然朝拱,不待推擇乃真朝也。古先師有云:"惟有朝山真有情,稱相公侯立可斷。"又云:"真龍藏幸穴難尋,惟有朝山識幸心。"然朝對之山亦有數格,有特朝、橫朝、有偽朝不可不察。
后土:國人造墳都有后土,這個后土是土神及土地公,地位最尊故另立神位供祭。因此墳前之后土,在堪輿學上並不意味什麼。金爐放置為供祭祖先先燒銀紙之用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風水地理教學講義
    全站熱搜

    柳德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